同位素及藥物領域工程研究中心|正式揭牌
8月18日,在成都舉行的2022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產業峰會上,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簡稱“工程中心”)正式揭牌。這是國家發展改革委唯一批復的同位素及藥物領域工程研究中心。工程中心的掛牌,意味著四川打造中國“醫用同位素及藥物”新國家名片的腳步邁出一大步。
該中心由中國核動力研究設計院(簡稱“核動力院”)牽頭,聯合中國輻射防護研究院、四川大學、重慶大學、中國醫學科學院北京協和醫院、北京腫瘤醫院、四川大學華西醫院、西南醫科大學附屬醫院、成都云克藥業有限責任公司、成都紐瑞特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四川核總同位素科技有限公司等國內頂尖的同位素及藥物研發、藥物安全性評價、藥物臨床試驗及應用單位,共同組建的“產學研用”高效協同的科研技術攻關和成果轉移轉化一體化平臺。
(8月18日,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研究中心在成都揭牌。)
根據業務發展需要,后續工程中心擬建設同位素及藥物研發實驗室、同位素研發及工程化技術驗證實驗室、放射性藥物創新實驗室、放射性藥物中試實驗室等研發平臺。峰會上,同位素及藥物國家工程中心中試基地揭牌。
放射性藥物是含有放射性同位素供醫學診斷與治療用的特殊標記化合物或生物制劑。同位素及藥物在疾病的診斷和治療中發揮著重要作用,特別是癌癥的診療,是個高門檻、高技術、高收益、重資產的領域,具有巨大的科技、社會和經濟價值。
但長期以來,國內同位素嚴重依賴進口,同位素藥物受制于人,未能形成完整的產業鏈條,“產學研用”條塊分割,同位素及藥物品種少,研發多以跟蹤和仿制為主,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在產業規模和技術水平上均存在較大差距。目前,我國同位素及藥物供給極不穩定,使得我國核醫學發展仍無法擺脫進口局面,已成為亟待解決的“卡脖子”問題。
"十四五"期間,核動力院將依托工程中心,圍繞“兩堆生產,兩堆研發”整體思路,建設同位素專用生產廠房和設施,聯合中國寶原、中國同輻等相關單位,建成放射性同位素國產化基地,全面打造和提升同位素及藥物研發生產能力,達到我國醫用同位素自主可控的目標。
(8月18日,2022年中國同位素與輻射產業峰會在成都舉行。)
工程中心將以服務健康中國和精準醫療戰略為使命,以“強核強國,造福人類”為己任,以守護全民健康為己任,初期解決部分國內緊缺同位素及藥物需求,中期實現數種新型醫用同位素國產化,長期徹底解決國內醫用同位素緊缺和核醫學發展“卡脖子”問題,減少疾患痛苦,造福人民群眾。建成國際一流的工程研究中心,推動我國成為醫用同位素及藥物產學研用強國,打造我國“同位素及藥物”新的國家名片。
版權聲明
文章來源川觀新聞,川觀新聞記者徐莉莎 曾小清 程文雯 攝影 楊樹,版權歸相關權利人所有,如有轉載不當,隨時聯系刪除